时间:2023-01-09 20:19:24 | 浏览:779
《龙族的后裔》第十一、十二集讲述了“理官”之后逃避追杀以野果充饥才得以存活,后感念“木子”活命之恩改“李”姓避难的故事。
剧中以理徵妻儿逃避追杀的艰辛过程为重点,向观众展示了人在遭遇磨难时的坚韧,一方面是母亲为了儿子突破生命极限的大爱,另一方面是儿子从被保护到逐渐坚强的成长蜕变,一对母子就这样从无尽的磨难中走出来,带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传承发展下去,走出一个天下最大的姓氏——李姓。
姓氏可以改,赤诚不能丢
“理”原是以官职“理官”为姓氏。据史载,颛顼帝高阳氏之孙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执掌刑狱。子孙世袭其职,并以官命族,为理氏。
公元前1064年,太师比干因忠言直谏,惹怒纣王帝辛,被剖胸挖心。贬谪于冀隶的理官理徵悲愤不已,不忘自己身为理官的职责,明知无召回都乃是大罪,回朝歌陈情定是凶多吉少,仍决定前往。理徵在朝堂上直言进谏并质问纣王为何杀比干。
耿直忠诚的理徵因履行理官职责被杀,也使理氏一族蒙难。理徵之妻契和娟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带着幼子理利贞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后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户。逃跑途中,被困山中的母子全靠不知名的野果充饥才活了下来,为了感念野果“木子”的救命之恩,而且理、李同音,改姓氏可以躲避纣王的追捕,所以将儿子理利贞的名字改为李利贞。
从“理”到“李”,姓氏虽已改,赤诚却依然。周朝建立后,18岁的李利贞从军,在军中,李利贞潜心研究法典,修订完善律法,为大周江山稳固,百姓安定,立下了不朽功勋。
姓氏作为符号 归根结底是文化上的认同
“李姓作为现今中华第一大姓,其来源纷乱,诸说并存,因为颛顼、皋陶、利贞、老子几位始祖同为一个系统,前后一脉相承,为历代主流的正统观点,得到广泛信从,然而是利贞还是老子为李姓的得姓始祖还存在争议。还有一些后起李姓的说法,可视为李姓的繁衍和发展。”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说,由于唐朝大规模赐姓等原因,可以说在中华姓氏中当今李姓的血脉是相当庞杂的。
“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讲究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李姓虽然血脉庞杂,但从文化认同上却相当一致,因为唐代经过官方确定的李姓祖系,千百年来得到天下李姓的普遍认可。因此,纷乱的李姓起源可归纳为一脉,即远祖颛顼,血祖皋陶,得姓始祖利贞或者老子。”李立新说。
“中华李姓,根在鹿邑,望出陇西,派分上杭。”4年前,总导演张清带着编导团队为电视剧剧本创作采风,跑遍了整个鹿邑。“我们同各位主创人员一起,走访了河南大大小小的姓氏起源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石小声告诉记者,正是一次次的寻根采风行,让团队切身感受到老祖宗文化的深厚底蕴。
姓氏满足每个人“我从哪里来”的好奇心
“身为炎黄子孙确实要对自己的祖先有一些了解,总导演张清通过《龙族的后裔》这部电视剧,让观众能够在故事中对中国百家姓的由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在塑造的一个个人物身上感受到我们龙族的精神,这是一部对中国文化事业有贡献的影视作品。”饰演理徵的演员刘冠麟表示,虽然拍摄很辛苦,但今后只要百家姓团队有需要,就义不容辞。
饰演理徵之妻契和娟的演员是安柏伊,年初刚刚在2019年度亚洲红人盛典上获得“年度亚洲最具潜力女演员”奖项的她,可谓实至名归。
“我的安姓比较少见,小时候我就不止一次问过妈妈——为什么我姓安?”因为要拍摄《龙族的后裔》这部戏,安柏伊专门去查阅了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发展和传承。“越来越觉得,人名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号,人类姓氏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史……姓氏文化太伟大、太神奇、太博大精深了。”
安柏伊认为,《龙族的后裔》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视剧,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好的、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保护和传承。“自古以来,中国人、炎黄子孙都被称作‘龙的传人’,作为中华的图腾,龙能上天,能呼风唤雨,龙族的精神也应该是拼搏,奋斗不息,勇敢和独立,这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智慧,大气和勤劳’紧密相融,浸透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傲骨之中。”
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正在凸显
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以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
《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入的历代李姓名人2251名,占总名人数的4.9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位。其中,李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5.3%,排在第二位;李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4.13%,排在第四位;李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4.73%,排在第三位。
在思念集团创始人李伟看来,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正在凸显,弘扬黄帝文化、根亲文化在当下社会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李伟说,中国人的信仰就在传统文化中,就在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家风、家训中。“在社会转型期,我们更应该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感召更多的同胞诚实守信、待人宽仁慈爱,共同营造一个最好的时代——食品大胆吃,房子放心住,老人倒了大家都敢扶,小偷过街人人喊打……”
作为《龙族的后裔》荣誉出品人,李伟认为该剧在弘扬、传承姓氏文化上很有意义,“《龙族的后裔》从炎黄时代开始,通过姓氏的来源,重新梳理中华文化,围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演绎故事,尤其是‘信’和‘仁’,这是传统文化的根,是需要我们人人去认真领会、践行的。”
“能实实在在做些事情,就是对本姓文化的弘扬。虽然我不能像李世民、李白、李时珍一样影响世世代代,但能为身边的人、小范围内的人带来一些改变,就知足了。这也是一种赤诚。”李伟说,《龙族的后裔》里得姓始祖身上所传达出来的诚信、仁爱、创新、坚韧等精神,也正是他一直以来践行的人生信条,为他和他的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龙族的后裔》第十一、十二集讲述了“理官”之后逃避追杀以野果充饥才得以存活,后感念“木子”活命之恩改“李”姓避难的故事。剧中以理徵妻儿逃避追杀的艰辛过程为重点,向观众展示了人在遭遇磨难时的坚韧,一方面是母亲为了儿子突破生命极限的大爱,另一方
中华文化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国有48处世界顶级的文化遗产,其中47处的自然特色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现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文化遗产特色第二大国。这些由祖辈们用血汗与智慧创造出的文化奇迹,不断地让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
中国姓氏日语读法(常见姓氏100+非常见姓氏82+复姓7)注:1李 り ri“1”为编号;“李”为中国汉字;“り”为日语假名;“ri”为日语的罗马输入。 【最常见中国百家姓】1李 り ri2王 おう ou3张 ちょう chou4刘 りゅう
游线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发源地)(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周姓发源地——周武王建立阁朝之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4000多年前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地方,也是周姓的发源地之一。现在这里还有西周时的丰镐遗址,把我们的思绪带回远古的时光。丰
吴姓,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据悉,在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
文/眉扬我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姓氏故事。可以说,姓氏文化和家族文化、故乡文化一样,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DNA,这与我国五千年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比如杨姓有“四知堂
中国姓氏很多,虽然在北宋有百家姓排名,但在很早以前,中国就有了姓氏,而且经过几次的历史民族大融合,姓氏也是千变万化,而目前人口数量排名前十的姓氏,基本占了总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伦不类的洋名字都进入了正堂,难道我们的姓氏
大家好,我是杨小Q。今天为大家解读《内在的天空——占星学入门》第十一章——一个英国人的星盘解读。导读:《内在的天空》关于占星所有的元素介绍和解盘方法,我们都已经说完了,这一篇是作者将一位名人的星盘拿出来解读。大家可以作为示范,来学习如何解读
李氏在我国历史上帝王众多,先后有60位帝王。李氏在全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显示,李氏在大陆人口达9500余万,占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氏的源出,有如下几种:①系自赢姓。高阳氏颛顼之裔孙皋陶为尧大理(掌刑法长官),世为大理,以官
简介赵姓为宋朝国姓,是《百家姓》之首,是嬴姓十四氏之一。天下赵姓的始祖为造父,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另一支赵姓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赵姓的人口约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3%,是我国第八大姓,主要分布在甘肃天水郡,河南南阳郡,甘肃金城郡
于姓是中国人第三十九位姓氏,在山东、河北、河南和东北地区分布较集中。当今于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8%,总人口大约有642万。 于姓始祖邘叔,姬姓,为周武王姬发次子(一说第三子),武王灭商后,大举分封诸侯,武王将邘国分封给邘叔。后邘国
王姓,从百家姓的人口,仅次于李之后,位于第二位,无论是《百家姓》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还是俗话的“张王李赵遍地刘”,王姓都位列前茅。可郁闷的是,尽管他们这个光辉的姓氏,可以介绍出数不胜数的各界出类拔萃的名人来,如王昭君、王羲之、王献之、王
导语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中国有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中国当前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八姓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