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20:29:18 | 浏览:722
毛主席作为我们国家的开国领袖,他是很少有机会跟家人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杨开慧所生的三个儿子,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跟毛主席在一起的时间非常的短,而他的两个女儿则陪伴他的时间相对较长。
在两位女儿的心目中,毛主席既是一位情意绵绵的父亲,同时也是非常严厉的一家之长。毛主席对自己的女儿也有非常美好的期许,这直接体现在他给女儿所取的名字之中。
毛主席与女儿李敏
根据毛主席身边众多的工作人员回忆,俩姐妹的名字出自于中国古代的伟大著作《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应该言语滞后,而行动在前,通俗点说就是少说话,多做事。
毛主席给妹妹取名李讷,姐姐取名李敏,就是希望她们能成为这样的人。
其实这姐妹俩的名字应该倒过来,姐姐叫李讷,而妹妹叫李敏。因为根据中国人传统取名字的次序,应该姐姐在前,妹妹在后。然而,因为妹妹的名字是先取的,而姐姐的名字是后取的,李讷在这一点上占了“便宜”。
中国的先贤老子曾有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最正直的人看上去似乎很容易屈服,最灵巧的人看上去似乎特别的笨拙,最能言善辩的人看上去似乎说话很迟钝。
这句话跟孔子的“君子讷于言”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的俗语中也有“贵人话迟”的说法,毛泽东则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话都在告诉我们,“讷”这个表示迟钝的贬义词,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反而是珍贵的品质。
姐妹俩的名都取自于同一句话,但是二人的姓却不是来源于一个出处。
李敏是毛主席与贺子珍所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只有小名,那就是“娇娇”。据说,李敏刚出生时,邓颖超前来看望,抱着她说:“真是个小娇娃,一个小娇娇”,毛主席听了,便说:“对,就叫娇娇吧!”
后来贺子珍前往苏联学习,毛主席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女儿,娇娇过了一段吃百家饭的日子。在她三岁那年,毛主席将娇娇送往了苏联与妈妈团圆。在那里,贺子珍带着娇娇与毛岸青、毛岸英俩兄弟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由于衣食供应都严重短缺,相依为命的四个人遭受了太多的苦痛。娇娇直到祖国解放之后,才知道自己父亲的身份与名字,这才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根据李敏的回忆,当她回到毛主席身边时,依然使用娇娇这个名字,直到她小学毕业要上中学时,需要一个正式的名字,毛主席才给她取名叫李敏。至于,为什么姓李,毛主席没有明说,只是跟她讲了1947年胡宗南攻打延安时,自己使用了“李得胜”这个化名。由此可以推测,李敏的“李”姓,来源就是毛主席的化名“李得胜”。
李敏的妹妹李讷同样姓李,但是来源却并不相同。因为李讷出生时间是1940年,当时毛主席还没有使用“李得胜”这个化名。她的姓其实是来源于她的母亲李云鹤(江青的原名),在当时那个时代,特别是在革命队伍里,跟随母亲姓的女孩子非常多,因此李讷姓李也并不奇怪。
毛主席与两个女儿
毛主席为两个女儿取的名字,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她们美好的期许,他经常告诫她们:“你们是我毛泽东的子女,处处、事事、时时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做一个普通的人。不要说你们是毛泽东的子女。靠我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
在毛主席培养子女的独立人格方面,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深有体会。叶子龙就曾回忆说:“进城后,一次吃饭时,他对李讷和我的两个女儿讲过古人梁鸿‘不因人热’的故事。说是东汉时期陕西扶风有个文学家梁鸿,因写了讽刺封建统治者的诗而遭到迫害,不得不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靠打工度日,一家人穷得很。邻居对他说,我这里有火,你用它来做饭吧。他却回答:‘童子鸿,不因人热也’。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从小立大志,不靠天,不靠地,更不要靠爸爸,要靠自己解决问题。’”
在李敏与李讷进入师大女附中学习的时候,毛主席叫王鹤滨带着她们去报名。校方要求在登记表上填写家长的名字,王鹤滨没有了主意,就拿着登记表去问毛主席。
“主席,学生注册登记表上有一栏要填写家长的姓名,如何填法?”
毛主席连看都没有看登记表,就说:“你带去的学生,就填你的名字嘛!”
王鹤滨立刻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他不愿意让孩子有特殊感,也不愿意给校方添加精神压力,让他们对孩子有特殊照顾。这样,李敏与李讷在学校中也不会被孤立起来。于是,家长姓名那一栏上,就填上了“王鹤滨”三个字,从此王鹤滨也成为了她们名义上的家长。
成为了李敏与李讷名义上的家长,自然也会拥有家长的责任。比如有一次,李敏就拿了一封男孩子写给她的情书交到了王鹤滨手里。
毛主席与女儿李敏
王鹤滨对待此事非常地认真,他问李敏:“你喜欢他吗?”
“这怎么说呢?”李敏扭捏着,不知从何说起。
王鹤滨见她这个样子,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像家长一样地说:“你们的年龄都还小,如果你喜欢他,可以互相通信,了解了解。”
听了王鹤滨这样的话,李敏立刻就羞红了脸,她紧张地问:“那要怎么回信呢?”
“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回呗!”
李敏还是不明白,继续央求着问:“那,如何写呀?”
于是,在她的请求下,王鹤滨帮她出了一些主意。
因为毛主席经常说:“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孩子们的事”,他也不止一次地提过:“不要刹孩子们的风景”,所以王鹤滨旧按照毛主席的理念,依着李敏的想法,处理了这件事。
这就是毛主席教育子女的办法,他从不干涉孩子们的自由,他更希望孩子们能独立自主地生活,不要依赖父母,更不允许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谋福利!毛主席做事的所有准则就是以人民为先,以国家为先!
毛主席作为我们国家的开国领袖,他是很少有机会跟家人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杨开慧所生的三个儿子,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跟毛主席在一起的时间非常的短,而他的两个女儿则陪伴他的时间相对较长。在两位女儿的心目中,毛主席既是一位情意绵绵的父亲,同时也
1951年夏,毛泽东同李敏在香山看照片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出生在1936年底,当时她的名字并不叫李敏,而是取了一个小名叫作“娇娇”,毛泽东则更喜欢叫她“娇娃”。娇娇在三岁时便离开了父亲,前往了苏联。直到1949年5月,毛泽东才将女儿接到自己的身
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拥有优雅大气的气质,那么可以从名字开始,今天可爱点分享一些王姓的给女儿取名字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王蓝慕王春茵王薇雯王白翠王幽茹王姿絮王惠兰王思涵王婕纹王诗蕾王雅绿王碧曼王秋嘉王紫宸王嘉榆王南檀王韵淑王莺涵王映茹
名字伴随人的一生,对于孩子来说,名字是爸爸妈妈送给他们的第一份礼物。一个好听的名字能够给孩子带来诸多便利,而一个难听的名字可能会让孩子遭人嘲笑,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给孩子取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姓氏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有些名字读起来很
有人说:给孩子取名,比生孩子还难!的确,要想给孩子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好名字的确不容易。可名字又会伴随孩子一生,对孩子至关重要,素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说法。名字取得好,将会是孩子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反之,将会让孩子闹笑话。“马”爸爸花钱给
正所谓教育之事无小事,决定教育质量和学生未来前途发展的,未必是家长的学历水平和经济能力。很有可能家长的一个无心之举,反而会成为决定学生未来的关键。比如起名这件事,有些家长过于重视,有的家长过于随意,这对学生来说都不是好事。一个好名字不光要有
文/香橙聊教育家长给子女取名,一般情况下都是2个字或者3个字,也有当下比较流行的4个字,可四个字的名字也基本到头了,除非是新疆或者西藏那边的名字会长一些,其他的地区基本不会用太长的名字。一来是不被允许,二来是上户口的时候也比较麻烦。但世界之
经常有人问“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孩子的名字,大多蕴含父母美好的祝愿毕竟姓名会伴随孩子一生但是有些父母取名的时候却有着极为奇特的画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01爸妈希望女儿一生顺利所以给她取名“容易”但小容易长大后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除
来源:窈窕妈妈(ID:iiimum)经常有人问“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孩子的名字,大多蕴含父母美好的祝愿毕竟姓名会伴随孩子一生但是有些父母取名的时候却有着极为奇特的画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01爸妈希望女儿一生顺利所以给她取名“容易
大家好,首先我姓谢,我父亲不出意外也肯定姓谢,今天国庆,今天我们全家人都特别高兴,因为我媳妇在今天给我生了个千金,高兴之余我,我爸妈,岳父,岳母在医院走廊里开始给我家千金起名字,我爸说,国庆这大日子,咱孙女就叫谢宝庆吧!!我妈说,谢宝庆,谢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武则天,但在东晋时却有一个女子名字就叫女皇,比前文所讲的郭女王名字还要霸气,只可惜她的人生却远不如郭女王那般传奇了,但她的哥哥、丈夫还有妹夫却个个都是东晋名士,她就是袁女皇。出身望族袁女皇,陈郡阳夏(今河南
文|文儿名字是要伴随孩子一生的称号,所以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是慎重又慎重,搬起字典翻了个遍,有的还要拿起《诗经》做参考,更有甚者还要去算个命理。只是准备这么多,还是难免会有疏漏,依旧有很多的小孩子被起外号。就连明星霍思燕的儿子嗯
姓名伴随孩子的一生,因此许多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时,都是非常谨慎的,拿起字典翻了一遍又一遍,有些还拿《诗经》作参考,更有一些人还去算命理。只是准备这么多,还是难免会有疏漏,有很多小孩子被别人起外号。一位网友投稿,自己的女儿中了招,爸爸姓“于”
李姓,长期占全国总人口前三,对于李姓的由来有很多种,历史上涌出无数名人,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李”字的演化以及“李”姓的来历,咱们一起往下看!战国文字:古鈢字形中,“李”字上面是木,下面是子,跟我们今天的形体差不多,人们经常把“李”子
李氏简介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