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20:23:48 | 浏览:297
百家姓
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八):李姓
84、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将领,谋臣。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朱佛女,朱元璋二姐)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外戚,明朝大臣)带着李文忠辗转于乱军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后,李文忠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十分喜爱,将李文忠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徐寿辉军队)。后朱元璋常派李文忠监军随将领出征。李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兼主管国子监。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明朝初期将领)继承曹国公爵位。
85、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明代内阁首辅。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今北京)学习,天顺八年(1464年),李东阳举二甲进士第一。后李东阳立朝五十年,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为官清正。死后赠太师,谥号文正。
李东阳主持文坛数十年,其诗文典雅工丽,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著有《槐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后有清人辑编《怀麓堂集》和《怀麓堂全集》等。李东阳长于篆、隶、楷、行、草,于篆、隶造诣尤高。李东阳的书法,对明中期书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李姓图腾
86、李梦阳:
李梦阳(1473年—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回到故里。李梦阳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的领袖人物。李梦阳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来被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代表人物)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李梦阳有文集《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空同集》八卷刊行于世。
弘治七年(1493年),李梦阳登甲寅科进士,初授户部主事。李孟阳不畏权势,得罪权贵,被解职问罪。后几经沉浮,被宦官刘瑾罗织罪名而入狱。多亏康海力求,才使李梦阳免死。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李梦阳被平反,升为江西按司提学副使。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谋反被诛,李梦阳又被逮捕入狱,后获释。嘉靖八年(1530年),李梦阳去世,时年五十八岁。龙庆初年,谥号“景文”。
87、李攀龙:
李攀龙(1514年—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被赐同进士出身,试政吏部文选司。之后,李攀龙官至河南按察使。隆庆四年(1570年)逝世,终年五十八岁。
李攀龙和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李攀龙、谢榛、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余日德、张佳胤)”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李攀龙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其诗多风尘字样,人谓之李风尘。有《沧溟集》。
李时珍:《本草纲目》
88、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专家,与“医圣”万密斋(明代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李时珍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46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明清时辖今湖北省、湖南省)、南直隶(辖今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河南、北直隶(辖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小部分地区)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年,三易其稿,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李时珍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后世尊李时珍为“药圣”。
李时珍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堂号——东壁堂,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1982年,李时珍的墓地(李时珍陵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城东)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七):李姓138、李井泉:李井泉(1909年—1989年),江西临川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1926年,李井泉在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李姓94、李成栋:李成栋,生年不详,字廷桢,号虎子,陕西或辽东或宁夏人,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少时跟随李自成部下高杰(绰号翻山鹞,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为盗,号“李诃子”。后李成栋随高杰归附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九):李姓89、李成梁: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名将。万历年间,李成梁灭建州女真(女真三大部之一)首领王杲(女真族,努尔哈赤外祖父)、子阿台部,数次打败蒙
清明节网上祭奠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八):李姓48、李大钊:李大钊(1889年—1927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07年,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八):李姓84、李文忠: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将领,谋臣。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朱佛女,朱元璋二姐)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外戚,明朝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三):李姓24、李虎:李虎,生年不详,祖籍和民族说法不一。北魏、西魏名将,八柱国(宇文泰:西魏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奠基者;元欣:元魏宗室大臣,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李虎;李弼: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李密曾祖父;赵贵:北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五十一):李姓165、李作鹏:李作鹏(1914年—2009年),江西吉安人。1930年,李作鹏参加红军,1933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为中国共产党。李作鹏参加了苏区历次的反“围剿”,参加了长征。1938年,李作鹏入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三):李姓74、李继迁:李继迁(963年—1044年),本姓拓跋氏,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人,党项族。出身于党项族平夏部,银州防御使李广俨之子,李继捧(宋初党项族首领,定难节度使李光睿之子)族弟。李继迁的出生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四):李姓79、李纲: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李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四):李姓29、李渊: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李虎之孙。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之家,袭封唐国公。隋朝时,深得隋文帝杨坚(李渊的姨夫)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李渊的姨母)垂爱。隋炀帝时,李渊累官至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三十一):李姓65、李希烈:李希烈(约750年—786年),燕州辽西县(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唐朝藩镇将领)族侄。李希烈少时参加平卢军,颇有战功,李忠臣以为光禄卿。李忠臣被部将驱逐后,唐代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李姓6、李斯:李斯,生年不详,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年轻时为郡吏,为荀子弟子。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门客,被任命为郎,不久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七):李姓42、李光弼:李光弼(708—764),营州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契丹族,唐朝将领)第四子。李光弼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年(756年),经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