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20:12:44 | 浏览:18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历代李姓名人2251名,占总名人数的4.9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位;李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5.3%,排在第二位;李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4.13%,排在第四位;李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4.73%,排在第三位。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历史教授钱文忠指出,李姓在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的李姓人有60多个,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历史上的李姓除称王称帝外,功成名就者更是不胜枚举。本文简要列出几位出生在河北大地上的李姓名人。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李左车:兵家怪杰军事奇才
李左车(ju)(生卒年不详),西汉柏人(邢台隆尧)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被封为广武君。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一万余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李左车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李左车认为,汉军千里匮粮,士卒饥疲,且井陉谷窄沟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严守,就可以万无一失。于是,他向赵国主帅陈余陈述其利害,并自请带兵3万,从间道出其后,断绝汉军粮草。陈余不以为然,不严守井陉,坚决主战。
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次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井陉口,并在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果然,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伏兵乘虚抢占了赵军营寨,赵军见此大乱。汉军乘势前后夹击,大败赵军。韩信斩陈余,擒赵王,灭了赵国。
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久,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李左车认为,汉军士卒疲惫,战斗力大减,如果和齐、燕军队硬拼,胜负很难预料。不如按甲休兵,镇赵安民,派人以兵威说降,齐燕可定。韩信采用李左车计,燕果然不伐而降。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言,他还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
后来,刘邦为了遏制韩信,把李左车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让他辅佐太子。李左车便在荥阳城外的山上教刘盈操练兵马,这座山被命名为广武山。韩信被杀之后,李左车辞官隐居,扶危济困,广使恩德。
李左车在民间很有声望,被尊为雹神。在《聊斋志异·雹神》中,记述了他降冰雹于章丘,落满沟渠而不伤庄稼的传奇故事。
李广利:西汉中期将领、外戚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今河北定州),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因远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氂密谋推立李夫人之子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投降匈奴,其家族灭。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李广利投降匈奴一年后被杀。
在对匈奴采取的保卫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名将,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在中国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是也出现了李广利这样的庸才,在战史上留下了黯淡的一页。
李广利本是个庸劣之辈,为什么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会任命他为统率十万雄师的将军进行征伐呢?这得从李广利的进身之阶,他的妹妹、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说起。
李夫人原是个卖艺的舞女,她的大哥名叫李延年,能谱曲弹奏,又会唱歌跳舞,算得一个音乐家。因为犯法,受腐刑,便到皇宫中去作管狗的太监。有时也在宫中表演歌舞及谱新曲。有一次李延年创作了一曲新的歌舞,表演给汉武帝欣赏。歌词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后来封为李夫人,汉武帝死后李夫人被追封为汉武皇后。李夫人生下昌邑王刘髆产后不久病逝,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夭亡思念不已,想到李夫人的临终嘱托,要求照顾她的兄弟,于是便任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广利为将军。因李夫人是个侍妾,在宫中地位低微,其兄弟虽属皇亲,无功不得封侯。武帝命李广利为将军,就是好让他带兵出征,立功战场,得以封侯,达到尊贵的地位。
李吉甫:唐朝元和名相
赵郡李氏有东南西三祖房,元和年间,三房各有一人被拜为宰相。南祖房是李藩,东祖房是李绛,而西祖房则是李吉甫。巧合的是,三人在各自房支中都排行第三。
李吉甫(758年-814年),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地理学家,御史大夫李栖筠之子。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少好学,能属文。早年以门荫入仕,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贞元初年,迁太常博士,转屯田员外郎、明州长史、忠州刺史、柳州刺史、考功郎中、中书舍人等职。李吉甫在元和年间两次担任宰相,共计三年七个月,被誉为“元和名相”。两次拜相期间,一度出掌淮南节度使,爵封赵国公,策划讨平西川、镇海,削弱藩镇势力,裁汰冗官、巩固边防,辅佐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元和九年(814年),李吉甫去世,追赠司空,谥号忠懿。
李吉甫著有《元和郡县图志》,叙述全国政区的建置沿革、山川险易、人口物产,以备唐宪宗制驭各方藩镇之用。《元和郡县图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继承和发展了汉魏以来地理志、图记、图经的优良体例传统,对各项地理内容作了翔实的记载,又在府州下增加府境、州境、八到、贡赋等项内容,这是以往地理志、地理总志所没有的,是李吉甫的独创,这个创新为后来的地理志、地理总志所效法。
李德裕: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李德裕在武宗继位后,再次入朝为相,开创会昌中兴。他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为晚唐绝唱。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都对他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牛李党争是中唐时期牛党、李党两派士大夫进行的朋党之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宪宗时期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前后将近四十年。《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牛党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和李逢吉,而李党的领袖则是李德裕、裴度和李绅。牛党得势,则打击李党,李党得势,也排挤牛党,两派之间明争暗斗。唐文宗面对两派的党争,不禁叹道:“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原文刊载于2月11日燕赵都市报12版)
“李”不仅仅是水果中的谦谦君子,作为姓氏的时候,“李”可是一代国姓,据统计,李姓长期霸占全国姓氏人口的排名前三,说道“李”姓,我就一定要提到李姓始祖,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子),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老子”出
可能很多人以为李姓主要源自于唐朝,因为唐朝开国皇帝就姓李,其实不然,李姓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再说李姓之前,我们先来认识《百家姓》这本书。关于百家姓这本书我想作为中国人都知道百家姓,《百家姓》是一部关于中国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最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
李城 李雄 李折 李翔 李琢 李肇 李劲 李王 李生 李鉴 李万 李肖 李德 李国 李柏 李克 李守 李霜李戏 李介 李功 李价 李梁 李白 李拓 李兴 李究 李宏 李淳 李师 李诚 李洪 李过 李鸿 李刊 李捐李哉 李弓 李实 李虚 李散
今天,wed114结婚网小编为大家带来2017李姓男孩满分名字大全,分享李姓男孩有气质的名字。李姓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氏,历史上关于李姓的帝王也多达60余人。李姓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氏,历史上关于李姓的帝王也多达60余人。那么在这个人口大姓中李姓男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李姓,是我国人口大姓,位居全国第二位,也是我国姓氏超过亿人的大姓。李姓的由来有几个,一个是源自嬴姓,得姓始祖为李利贞;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于图腾崇拜;另外就是源自姬姓。李姓人口众多,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区中都可以进入到前三位,那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姓李的人口超过1个亿,是全国前三大姓氏之一。李姓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我国西南和华北是最常见的姓氏。下面依据胡润研究院公布的“2022胡润百富榜”数据,来看看到底有哪些“李姓”富豪登上榜单。维达集团创办人李朝旺排在富豪榜第11
#冬日生活打卡季#李姓,全国第一大姓,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李姓95,300,000人,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李姓从何而来?史料中记载很多,在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所撰的《新唐书·宗室世系》说:“李氏出自嬴姓。“皋陶,传说中东夷族首领,
李姓自得姓起距今已有数千载,文献中关于李姓族人记载浩如烟海,李姓作为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灿烂的家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大花园中一朵奇葩,总结部分能代表李姓的名词,希望李姓族人,奋发图强,勇为人先,不辱家声不坠门楣!李利贞据记载,李姓的
赵钱孙李,百家姓第四位为李姓,十八子,木子李,今天一起了解李姓的起源历史。1、李姓的始祖为4000多年前的五帝时代高阳氏皋陶,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颛顼帝高阳氏之后皋陶氏在尧、舜时任理官,子孙也几任理官,所以以理为姓。到了商纣王时期,理征因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少年时在四川待过一段时间,落脚的那个村有十来个姓氏,别的姓氏都是常见姓,唯独有一个“混”姓十分特别,后来我打听了下,实际上“混”姓人本姓“孟”,为啥被叫成“混”姓当地人也说不清。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也读了一些书,渐渐明白了是咋回事。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