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20:09:06 | 浏览:1016
十多年前,在邯郸召开的一次笔会上,我认识了来自广东梅州的李松岭女士,她是客家人,文笔极好。会议结束后,她从邯郸乘车去了更远的甘肃,十多天后,回到梅州的她给我发来信息,说她在甘肃找到并拜谒了“陇西堂”,原来,她是寻找她的李氏“根基”去了,从那之后,我知道了“天下李姓出陇西”的由来。
机缘总是不经意降临了,此次参加甘肃全域旅游内容云创作峰会,我去了被称为“甘肃咽喉、兰州门户”的定西,定西距离兰州市仅98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陇西郡望
行走定西一区三县,总是被这里动辄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地名所惊叹,定西的陇西县就是陇西堂所在地,这里多次成为古代州、郡、府行政机构的治所,也曾经是甘肃省省会所在地。得知要前往陇西堂,内心倍感亲切,仿佛遇到多年前的老友,也真的想走近它,了解陇西堂的前世今生。
要说陇西堂,先得说陇西郡,陇西地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意指陇山之西的意思,早在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国,在其地置陇西郡。秦国统一天下后,设立郡县制,全国设三十六郡,陇西郡成为三十六郡之一,而陇西郡第一任郡守便是李崇,李崇是秦国司徒李昙的长子,因而李崇被奉为陇西李氏的始祖。
秦汉时期的陇西郡一度包括今天甘肃省天水、兰州等地区, 地处渭水上游的陇西作为地域名已存在了2200多年,成为全国仅有的几个典范地名之一。
历史上的陇西郡可谓英豪辈出,飞将军李广即为陇西成纪(天水)人。公元618年,李渊灭隋,建立唐朝,陇西郡成为李姓故里,唐朝大诗人李白就一直称自己是“陇西布衣”。“郡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李世民登基后,下诏天下钦定李姓郡望为陇西,“肇始于陇西,源出于同脉,殆无疑义”。唐太宗在贞观十二年,诏令天下,陇西为李姓的郡望,此后,天下李姓的堂号均已陇西堂命名。
天下李氏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李姓人氏对陇西有着深厚的情感,每年会有来自天南地北的李姓人到此寻根问祖。这么说来,难怪我那位南方的文友一到北方,寻根的心情变得那么迫切,血浓于水啊。
是在黄昏时到达陇西县的,入住的酒店前是陇西县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雕塑,上写李氏故里。第二天吃过早饭,便驱车前往位于仁寿山公园的“陇西堂”
陇西堂位于仁寿山上,山上植被葱郁,站在最高处的魁星楼上,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整个陇西县城。
后来那位梅州的李松岭女士告诉我,那一年她一个人在仁寿山上陇西堂前整整坐了一下午,望着山下陌生却倍感亲切城市,望着依山而过的渭水和村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后来她代表客家人参加世界李氏恳亲大会,又千里迢迢去了陇西,她说,她还要去临洮,她要走遍那里的山山水水。
拾级而上,先看到一个不算太大的小门,中间挂匾额陇西堂,两边各有对联:圣人心同日月,仁者寿比南山,穿过这座小门,在被围墙围着的大院里,一座宏伟的建筑赫然出现在眼前,掩映在绿树从中的陇西堂显得恢弘大气、古朴庄重。
陇西堂坐南朝北,俯瞰整座陇西县城。
一个家族的血脉在一个地方长出了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它不仅在大地上繁衍,还在心灵上生长出血脉与情感的藤蔓。
一个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建筑,维系着血脉之河的源头,这里是血亲的出发地,同行的来自邢台的李老师,来不及放下手中的相机,俯身在祖先的塑像前,继而长跪不起,虔诚至极。
讲解员告诉我们,若是天气晴好,在山上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山下位于城北关庙儿巷的李家龙宫。
龙宫,不仅仅是建筑
与仁寿山上的陇西堂想比,李家龙宫堪称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穿过陇西县一条小吃步行街,就来到了李家龙宫,亦称李氏宗祠,始建于唐初期公元627年,原为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
陇西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李氏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而李家龙宫作为这个圣地最为直接的载体,数百年来一直是李氏族人膜拜的中心。陇西作为一个宗族的共同标识和世代相袭的郡望,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地域的名称,而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
世界各地均认为李氏的“根”在陇西,共尊“陇西”为郡望,“陇西堂”为堂号。由此看来,无怪乎散居世界各地的李姓同胞,对“陇西”二字怀有如此深切的亲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等都曾到过这里。
李家龙宫之所以称其为宫,源于这座历经朝代更迭的庞大建筑像皇宫一样巍峨壮观,称其为宫者,不但规模大,而且规格也高于庙,为上、中、下三组建筑,殿堂林立,建筑巍峨,古柏森森,环境肃穆,颇为壮观。
龙宫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西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九条雕龙栩栩如生,龙宫建筑物上大大小小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巍然屹立的南大门上高悬唐玄宗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金色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主祭堂上悬挂“陇西堂”巨匾。经历朝历代重修重建,直至今天,楼殿参差,山水相依,别有天地,现为甘肃省级文保单位。
读懂陇西
和李家龙宫相对的便是陇西博物馆,穿过巨大的广场,里面一层为历史族谱陈列馆,陈列着李氏祖训、家训、族徽,李姓图腾等,详细介绍了李姓的历史,李氏族徽,由虎、木、子三部分组成,虎代表奥陶玄鸟族的祖先白虎少昊,木代表奥陶玄鸟族的图腾,子是鸟卵,象征子孙万代。
皋陶是李姓的血缘氏族,皋陶为尧大理官,其嫡孙理会因直谏商纣王而获罪刺死,利贞母子食野果木子而得救,又因“理”、“李”同音,遂改“理”为李,始得李姓。
由于战乱、灾害、迁调、贬谪、游学、经商、避仇等多种原因,李姓人曾频繁地迁徙,从中原向四面八方流动。先从陇西迁往陕西、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唐朝末期,大部分李氏渡江南迁到福建,再由福建宁化石壁迁徙到广东、浙江、江西等地,其中相当数量的远涉重洋迁到海外,几乎遍布全世界
展馆中珍藏着泰国、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李氏族人存放在这里的家谱,一脉相传、血脉相承。
“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陇西县已经组织了三届“恳亲”李氏文化旅游节,来自美、日、韩、新马泰、印尼、菲律宾和港澳台及国内29省80多个李氏宗亲组织前来崇本敬祖、慎终追远。
这么说来,行走陇西,读懂陇西,还是要先读懂李氏血脉的前世今生吧!
夕阳西下,在李家龙宫广场上,那座汉白玉雕刻的飞龙显得栩栩如生、格外传神。
图文 | 清水无鱼
来源丨当归定西
(重要提示:本文来源于中国导游考试教材,权威且全面,全文7200余字,建议转发或收藏备用。手工敲字整理,错误在所难免,请多多包涵。)北海公园北海公园东临故宫、景山,南濒中海、南海,北连什刹海,始建于金代,是我国迄今保留
导演高林豹中新网3月6日电 目前,由马可、付辛博、周雨彤等主演的超时空爱情剧《寻找前世之旅2》正在热播之中。第一、二季无缝衔接播出,累计斩获近9亿播放量,口碑更是一路高涨。自上线以来,网友一直对剧里宛如空中楼阁一般精美的“前世今生”茶馆,以。
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汇聚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求同存异,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除了闻名世界的莫高窟之外,还有敦煌影视城、丝路博物馆,阳关、玉门关遗址
确切地告诉你,大雁塔的确有地宫,而且几乎是中国佛塔里价值最高的地宫,根据传说和塔寺的规制,当时的地宫是由唐玄奘进行设计建造的,但现在去大雁塔旅游的时候景区里出现。最近在网上看有一个比较热的问题,就是关于大雁塔是否有地宫,借此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故宫火地操作口与出烟口 周乾摄超过600岁的故宫又名紫禁城,不仅拥有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而且包含了诸多古代宫廷生活智慧,地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明朝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卷十七《大内规制纪略》有:“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
中新网青海龙羊峡7月19日电题:“歪果仁”在青海:夜观“高峡平湖”漫谈“前世今生”记者潘雨洁18日傍晚时分,一整天的阴雨过后,龙羊峡终于放晴。夕阳余晖穿透云层,龙羊湖平缓清澈,水面镀金,浮光微动。龙羊峡地处青海省海南州境内黄河上游,峡谷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本文作者:断南飞雁假期到古都西安玩耍,参观了久负盛名、被西安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威武庄严的秦代军阵,凶猛剽悍的秦军锐士给人留下
海上明珠鼓浪屿。杨景初摄市民游客参观摄影展。钱静 摄摄于1880年摄于1920年摄于1984年即日起至11月10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摄影展等您来欣赏100多年来经历了几多岁月更迭?19世纪60年代的鼓浪屿是什么样子?即日起至11月10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提起敦煌,人们立刻就会想到莫高窟,这座庞大的石窟群,演绎出一场传奇的飞天神话,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历史。千年筑佛宫莫高窟源于一场幻境。据传前秦的乐樽和尚经过此地,突然望见东面的三危山上金光万丈,“状有千佛”,于是便开凿了第一